海勇在线--上海律师网,提供在线法律咨询: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法律咨询
企业顾问
律师团队
来访线路
网站创始人[首席律师]
QQ咨询
微信咨询
   刘海勇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上海知名专业刑事辩护律师,擅长办理疑难复杂刑事案件,对刑事案件有着深入研究。刘海勇律师提供全程代理刑事案件调解诉讼服务,含代写诉状,法律咨询等配套法律服务。律师咨询电话:15721281731, 办公地址:上海静安万航渡路889号889广场2702室昊程昊(上海)律师事务所。
成功案例|推荐文章
[刑事辩护律师] 刑事案件中律师的作用
[刑事辩护案例] 故意杀人案
[刑事辩护案例] 合同诈骗案
[刑事辩护案例] 曹秀康受贿案
[刑事辩护案例] 妨害公务案
[刑事辩护案例] 敲诈勒索案
[刑事辩护案例] 寻衅滋事上诉案
[刑事辩护案例] 走私普通货物、偷税案
[刑事辩护案例] 交通肇事逃逸案
[刑事辩护案例] 非法经营案
[刑事辩护案例] 索债非法拘禁他人案
[刑事辩护律师]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案
首页 -> 刑事辩护 -> 罪名大全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日期:2009-8-3   阅读:950
一、概念及构成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 : 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 一 ) 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保密制度。我国宪法规定,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因此,一切公民、特别是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保密制度。所谓国家保密制度,是指有关保守国家秘密的法律、法规、规章、办法、措施所规定的国家秘密事项、保密范闹以及有关制度的总称,犯罪对象是国家秘密,关于国家秘密的范围、密级,请参见关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释解。 


( 二 )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保密法的规定,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国家保密法,主要是指违反全国人大常委会于 l988 年 9 月 5 日通过并于 l989 年 5 月 1 日施行的《保守秘密法》及国务院 I990 年 4 月 25 日颁布的《保守秘密法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如果没有违反国家有关保密法规,而是让应当知道的人知悉或依法公开,自然不可能以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论处。所谓过失泄露,是指过失地使国家秘密让不该知道的人知道。既包括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的人知悉,又包括使国家秘密超过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对于后者,如果能够证明接触者并不知悉国家秘密的内容,则不能以本罪治罪。至于过失泄露的具体方式可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口头过失泄露,又可以是书面过失泄露  既可以当众过失泄露,又可以单个过失泄露甚至不当面过失泄露  既可以交付原物的方式过失泄露,又可以采用密写、影印、拍摄、复印等方式过失泄露等等,不论其方式如保,只要让不应知道的人知道或者接触了国家秘密,即可构成本罪。 
根据 l999 年 9 月 16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 1 )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的; 
( 2 )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 3 项以上的; 
( 3 )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 3 项以上,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 
( 4 )泄霹国家秘密或者遗失秘密文件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的; 
( 5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犯罪行为的立案标准参照上述标准执行。 


(3)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一般情况下为特殊主体,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因为通常情况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掌握、了解国家秘密。本条第 2 款规定,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亦可构成本罪,而成为本罪主体。 


(4)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如果出于故意,则不是构成本罪而是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一般是因为疏忽大意、工作马虎、玩忽职守、违反保守国家秘密的有关规章制度等造成,如将保密文件不按规定放置而让他人看见,不认真保管致使丢失等,但也不排除出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二、认定 


1 、行为人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后又加以过失泄露的,不实行数罪并罚,对之应依照其中的一罪从重处罚。由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属于行为犯,不以情节严重为必要,因此。宜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从重论处, 
2 、军人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的,应以特别法条规定的军人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治罪。非军人过失泄露军事秘密,构成犯罪的,仍是本罪,而不是后罪。 


三、处罚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刑法条文

 第三百九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收藏此信息】   在线咨询   【关闭窗口
上海律师
搜狗网
谷歌
360搜索
有道搜索
上海律师网

|MORE>> 欢迎各类优秀网站交换友情链接!

本站首页 | 来访路线| 关于本站 | 后台管理 | 法律咨询
咨询热线:15721281731 微信公众号:上海律师法律咨询 地 址:上海市静安区万航渡路889号8889广场2702-2703A
声明:本网站属于公益性网站,若有不当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予以纠正! 

 微信公众号:上海律师法律咨询  沪ICP备170206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