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九,呼和浩特市尚处于浓郁的春节氛围中。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内蒙古金融办主任宋亮显得异常忙碌。自从去年底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建设银行(601939,股吧)签署了关于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总体性协议后,前来拜访的各银行领导接二连三,各家银行都希望与区政府签署相似协议。
按照与建行的协议,已开办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各种款项均走建行账户。建行则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包括融入批发性贷款等全面金融服务,并协助金融办监测小贷公司的资金流向。 “我们希望通过推动金融和产业的一体化实现经济的整个一体化联动。更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服务更多小企业和农户。”2月3日,宋亮在其办公室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
他透露,为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题,金融办即将实施更宏大的计划:推动物流集团、产业集团与金融机构合作搭建平台,由前者发起组建小额贷款公司,而由后者给前者的小贷公司融入批发资金。最终实现产业集团、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客户等多方共赢,“把几家积极性都全部激起来了,内蒙的千户百亿工程问题也就解决了。”
去年底,由维多利商厦、东鸽家电城等物流集团发起的多个小额贷款公司已经在呼和浩特获批设立。
找准“节点”盘活全局
《21世纪》:内蒙古批准了15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接下来肯定还会有新的进来吧,这么多小额贷款公司,你们监管得住吗?
宋亮:咱们首先要认清楚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重点在哪里?我认为主要有三个:第一不非法集资,第二不垒大户,第三不用非法手段收贷。
金融办的监管方面,我们有专门的队伍,但你用一个部门管是很困难的。我们让小贷公司到银行开户,银行监督管理它。行政监督管理和银行的监督管理相结合。还有工商、公安部门,以及社会的监督管理,是综合管理的合力。
另外金融是社会产业,暗箱运作很难。小额贷款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它规模小,水浅容易看明白。如果社会集资,一人集30万,10个人300万,要做3000万元须好几百人,社会能不知道吗?如果每个人集资大,比如500万,600万,1000万,你得走账,我们的现金管理这么严格,肯定要从银行动。同样你小贷公司的钱也要走银行。而大额的资金流动,一定会受到反洗钱的监控。
《21世纪》:所以你们选择与建行合作实现了对小贷公司的间接监管?
宋亮:这出于双方共同利益。按照协议,小贷公司将资金存入银行,并要求客户也到银行开户还贷。这做大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同时增加了财务咨询等各种新业务。与此同时,我们要求银行监测小贷公司的资金流向,并按时给金融办提供财务报表。市场经济下,让企业来管企业要比政府自己管得力。何况节省了我们的管理成本。
做好监管的关键是要找准事情的节点。小贷公司资金总要通过银行网络,银行就是一个节点。同样,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也是要找好节点。
《21世纪》: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节点是什么?
宋亮:是物流企业,产业集团。因为中小企业是依附于物流企业,依附于产业集团的。我们呼和浩特市批设的一个小贷公司的出资者是维多利商厦的老板。他商厦里面有很多的客户,全是中小企业。现在由他选择放贷客户,他太清楚了。柜台结账都在他那里,产品买回来在商场里放。等于连人带钱带货全抵押在商场里,你说放贷有啥风险?他可以谁好我贷给你。第一他有辨别力,第二有控制力,第三有风险防范能力。哪有这么好的贷款平台。
把中小企业客户的风险管住了,也管住了小贷公司的经营风险。小贷公司向银行借款融资,银行也就放心了。
《21世纪》:你们的协议同时要求小贷公司的客户也要到该家银行开户吗?
宋亮:对。他们进出全部要经过银行那,等于全过程监测。小贷公司跟银行合作,把这些客户全开到银行去了。这样的话银行变成一手托两家,既替小贷公司控制贷款户,又替政府金融办管理小贷公司。
接下来我们还要进一步推动银行与产业集团和物流集团的合作,一旦运作起来,更多的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金融是什么?是网络金融。为什么全国金融结算,你在这不能互联互通不都死了。现在金融和物流企业都是网络。如果能把这两个网络联系起来,事情就容易办多了。
《21世纪》:你们准备怎么做,建立更多小贷公司吗?
宋亮:我们将推动银行找产业集团来组建小贷公司。银行跟小贷公司合作,企业通过银行配套融资,那省事多了。企业客户开户开到银行来,风险谁担呢?是产业集团的,因为银行只配套50%的资金,产业集团放贷主要是拿自己的钱,因此它会千方百计控制风险。这里面最大的受益者是银行,一点风险没有,拿来好多存款,自己放贷款白挣钱。
通过推动产业集团和银行合作,搭建产融平台,为中小企业服务,各方都受益:银行得到了客户,并由产业集团控制了风险;产业集团通过帮助小企业,也帮助了自己,稳定了产业供给链,同时还获得了放贷收益;小额贷款公司获得了可靠的资金,小企业和农户获得了贷款。
这个时候以金融为纽带的产业协作网络就更坚实,这边是产业关系,那边是金融的借贷关系,就成了经济一体化了。通过资金和产业的一体化实现经济的整个一体化的联动。所以发展小贷公司的关键在运作,你把几个要素往里一拼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小贷公司支持小企业
也是支持了三农
《21世纪》:据我了解,目前不少小贷公司给农户的贷款不到总贷款的一半,这是否偏离了政策设计者“服务三农”的初衷?
宋亮:这个问题你要客观理性地看待。首先,要有大三农的理念,城镇个体户来自哪里,大部分是农村。因此支持了个体户,也就支持了农村。其次,中小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很多,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要尽快的把农民转向城市,因此扶持中小企业也就是服务农村了。
其次,要认识到金融企业有个啄优次序,它总是先吃肉后啃骨头的。如果还有肉,你强迫它要先啃骨头是很难做到的。这是市场行为只有等小企业服务满足了,市场竞争会迫使金融企业向更下层市场服务。限定服务三农是没意义的,不符合商业规律,也做不到。
《21世纪》:那如何引导它更多地为农村服务呢?
宋亮:一个是利益引导,税收、监管等政策上的支持;一个是架构设计。贷款注册资本金和贷款规模就解决了它不可能进入到城里面去发展大客户,因为你是轻量级的拳击手,就是为小企业服务。
《21世纪》:那你认为目前应该给小贷公司一个怎样的定位?
宋亮:我觉得在一个新兴东西出现之前,不要人为的划线太多,模糊管理比较好。为什么呢?法律是把成熟的对象固定下来,现在没成熟固定什么。第二,一个新东西的发展,应该是先发展后规范。目前不宜限制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