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命无价——企业家如何远离人身安全危机
一、企业家是“高危群体”,需要特别的呵护
1、企业家,命最“贵”;
核心提示:企业家如何化解生命危机及其带来的法律风险。
2、身体是企业家“事业的本钱”;
核心提示:揭示企业家的健康危机及其蕴涵(蕴含)的法律风险。
3、谁在关注企业家脆弱的心;
核心提示:关注企业家的心理健康,以及忽视企业家心理健康可能造成的法律风险。
4、 你把悲伤留给谁。
核心提示:另类解读企业家的意外死亡事件,如意外死亡、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死亡、过劳死等,防范其可能造成的法律风险。
二、企业家,珍惜生命,拒绝意外
1、企业家常见的人身意外风险及其成因;
2、企业家人身风险可能造成的法律风险;
(1)给家庭造成的法律风险;
(2)给公司造成的法律风险;
(3)其他。
3、系统地防范人身危险,拒绝意外。
(1)企业家本身要加强人身风险防范意识;
(2)企业要加强对企业高层人身风险的防范;
(3)家庭因素;
(4)必要保护措施及保护投资;
(5)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
三、实战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四、律师忠告
1、社会贫富悬殊,而社会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使得民众的“仇富”情绪不断发酵,整个社会并不安宁,“灭门惨案”不断。企业家拥有财富、地位,自然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作案目标”;
2、企业家自身的价值;
3、企业家怎样保护自己都不为过。
第二章 刑不上企业家
——企业家防范刑事风险之“术”
当今中国,企业家面临这重重刑事危险,君不见,顾雏军、张海、胡志标、褚时健、牟其中……一个个地倒下去,深陷囹圄,在最辉煌的时候遭遇人生的滑铁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家往往忽视自身的刑事风险防范,等到大难临头才追悔不已。
为企业家防范刑事风险是中国传统法律服务最薄弱的环节,企业家内在的需求(不管企业家是否意识到)与刑事风险防范服务存在严重脱节。
我们始终深信:为企业家防范刑事风险必将成为法律服务中的亮点,是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中的重要一环,不可或缺。
我们更加坚信:为企业家防范刑事风险始终是我们法律服务的重心,是我们法律服务的招牌。
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您人身自由的守护神!
一、刑事风险,是企业家最恐怖的“噩梦”
刑事风险的后果:自由、财产、事业、声誉、家庭,甚至生命。(案例列举)
二、企业家常犯的罪名(案例列举)
三、什么样的企业家最容易“出事”
企业家常见的犯罪类型(犯罪动机、性格、生活方式等因素分析):
1、动机;
2、企业家性格与犯罪;
3、生活方式与犯罪;
4、什么行业的企业家最容易“中招”;
5、企业家,在什么类型的企业里最容易“翻船”?
6、其他。
四、最恐怖的刑事风险,如何防范?防范什么
(一)企业家防范刑事风险的基本方法
1﹑聘请刑事法律顾问是防范刑事风险的主要方法;
2﹑证据学的应用是防范刑事风险的重要条件;
3﹑防范刑事风险,掌握运用法律知识必不可少。
(二)企业家防范刑事风险的具体方法
1、企业家防范走私罪法律风险的方法;
2、企业家防范管理秩序犯罪法律风险的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提供虚假财会报告、为亲友非法牟利、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等风险防范。
3、企业家防范金融犯罪法律风险的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操纵证券交易价格、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洗钱、贷款诈骗、票据诈骗、信用卡诈骗等风险防范。
4、企业家防范税收犯罪法律风险的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偷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等风险防范。
5、企业家防范知识产权犯罪法律风险的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侵犯商业秘密、假冒注册商标、假冒他人专利、销售侵权复制品等风险防范。
6、企业家防范市场秩序犯罪法律风险的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虚假广告、合同诈骗、非法经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风险防范。
7、企业家防范财产管理犯罪法律风险的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风险防范。
8、企业家防范贪污贿赂犯罪法律风险的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贪污、受贿、私分国有资产等风险防范。
(三)刑事危机,风雨欲来,企业家如何“保身”
1、面临刑事拘传危机的自我保护;
2、面临刑事拘留危机的自我保护;
3、面临逮捕危机的自我保护;
4、开庭审判的自我保护;
5、一审判决后的自我保护;
6、判决生效后的自我保护;
7、及时聘请律师。
五、企业家,如何系统地防范刑事风险,做个成功的“不倒翁”
1、预先评估自己的刑事风险;
2、跟刑事律师保持“终身情人”关系;
3、完善企业监控机制与自我约束机制;
4、处理好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
5、其他措施;
六、实战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七、律师忠告
人人都是潜在的犯罪嫌疑人;企业家具有更大的嫌疑,因为他们面临着更大的犯罪诱惑,更需要系统地防范刑事法律风险。
第三章 企业民事法律风险 与企业朝夕相伴
一、民事法律风险概述
1、商场险恶,众多企业倒在民事法律风险下;
2、民事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漠视民事法律风险将承担的代价;
3、企业民事风险防范与企业家个人事业;
4、民事法律风险的特点;
5、民事法律风险可控可防。
二、企业常见的民事风险
1、合同管理;
2、知识产权管理;
3、劳资纠纷;
4、人力资源管理;
5、企业诉讼的风险;
6、其他。
三、企业民事风险系统防范
1、重视企业法律风险,系统评估企业的法律风险;
2、建立现代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系统地防范民事法律风险;
3、借助专业律师、律师团队的帮助;
4、学习成功企业的经验,避免重蹈覆辙;
5、建立企业内部法务部门;
6、其他措施。
四、实战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五、律师忠告
第四章 “商不与官斗”——构建官企和谐关系
一、企业行政法律风险概述
(一)企业行政风险现状分析
1、企业违法现状分析;
在中国,企业不违法,根本无法做生意。
2、企业行政诉讼的风险。
(二)“得罪官府”的后果
1、企业违法,政府生气,“后果”很严重;
(1)罚款;(2)吊销营业执照;(3)禁止销售;(4)其他行政处罚措施。
2、企业“民告官”,胜负难料,得不偿失。
(三)惹怒了“官府”,企业家寝食难安
1、得罪了政府,“仕途”受影响;
2、得罪了政府,生意不好做;
3、得罪了政府,职位难保;
4、其他。
二、企业家、企业经常犯的“错”
1、产品质量;
2、虚假广告;
3、偷税漏税;
4、违法经营;
5、其他。
三、企业违法与企业法律危机
1、企业违法经常会给企业造成经营危机;
2、有效地处理违法事件,可以避免企业法律危机。
四、系统防范企业行政违法风险
(一)系统地防范行政风险,避免与“官府”纠缠过多;
1、意识上;
2、企业管理上;
3、如何与律师密切配合;
4、系统建立现代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二)系统地避免行政诉讼,“民告官”是无奈之举
1、正确的行政诉讼观念;
2、分析行政诉讼的得与失;
3、其他。
五、实战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六、律师忠告
1、“商不与官斗”;
2、与政府斗争,需要智慧,更需要法律。
第五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诉讼哲学
一、企业诉讼的风险与代价
1、诉讼是有钱人的“游戏”;
2、诉讼本身存在众多法律风险;
3、诉讼与企业的声誉;
4、诉讼与法律危机;
5、其他问题。
二、企业在民事诉讼中常见的错误
1、乱打官司;
2、赢了官司,输了世界;
3、打“窝囊”官司,输了官司赔了更多钱;
4、该打的官司不敢打;
5、“喜欢”跟消费者打官司;
6、“热衷”于跟媒体打官司;
7、其他。
三、一个成熟企业的诉讼谋略
1、诉讼策略;
避免消费者官司;避免媒体官司;避免行政官司;不要大打无谓的官司;不要打得不偿失的官司;
2、私了更好;企业应当有一套完整的非诉讼方案与策略;
3、成熟企业律师策略:找一流的律师提供一流的法律服务;
4、和气生财的策略:与消费者和谐;与政府和气;与媒体结亲;与社区和好;与商业对手和平等等。
5、其他。
四、企业诉讼与法律风险防范
1、预防诉讼是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核心,“重中之重”;
2、企业诉讼率与诉讼损失是法律风险防范失效与否的重要体现。
五、企业,不要官司要和谐——系统地防范企业诉讼纠纷
1、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系统地防范企业诉讼法律风险;
2、“私了”更好——用非诉讼的手段化解企业诉讼风险;
3、内外兼修,尽力避免诉讼的“泥潭”;
4、重视律师、法律部门法务部门的作用;
5、建立现代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6、其他。
六、实战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七、律师忠告
不是不能“告”,而是不能“乱告”;社会要和谐,企业更要和谐,打官司根本不利于企业的和谐。
第六章 在法律危机中,企业的媒体公关策略
一、法律上的无知是企业媒体公关中的“大忌”
1、众多企业因法律上无知,成为媒体的“笑料”,严重损害企业的形象;
索芙特案例;南京冠生园事件;欧典地板等案件。
2、法律上的无知,让企业更受伤。
在企业的危机管理中,企业常常因法律知识的欠缺,提高了企业的危机程度,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在企业法律危机中的媒体公关策略
1、企业违法会吃掉消费者信赖的“心”;
关注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2、“打开天窗说亮话”——与媒体真诚沟通原则;
IBM危机化解的经验总结:说真话,赶快说。
满足消费者知情的权利。
3、企业,请你不要逃避承担责任!
4、“情、理、法”原则;
5、告不“赢”的消费者,告不“赢”的媒体。
避免与媒体诉讼原则;避免与消费者打官司的原则。
三、借鉴企业危机管理的成功经验,系统化解企业法律危机
1、危机管理中的成功媒体公关策略,有助于法律危机的化解;
2、法律危机经常与企业危机融合在一起,需要成功的媒体公关策略。
四、实战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五、律师忠告
第七章 企业家,“风流”会惹祸
据统计,四十岁左右的企业家精英阶层离婚率高达60%!企业家离婚,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感情问题,是夫妻间的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还关系到企业的组织架构、未来发展等重大问题!企业家的继承问题同样如此,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还是“富不过三代”,企业如何交班等问题困扰着一位又一位企业家。婚姻家庭中的潜在法律风险往往被人忽略,由于中国企业没有完善的治理结构,个人色彩浓厚,一旦企业面临婚姻家庭法律风险,足以使企业遭受致命打击!
一、企业家常见的“婚外情”风险
1、“包二奶”的法律风险;
2、“一夜情”的法律风险;
3、“一夫多妻”的法律风险;
4、“私生子”的法律风险;
5、“婚外情”的健康风险;
6、其他。
二、“祸起萧墙”——企业家常见的家庭法律风险
1、离婚的风险;
2、接班人的风险;
3、企业经营权继承的风险;
4、财产继承的风险;
5、财产赠与的风险;
6、其他。
三、企业家,如何防范家庭婚姻隐患
(一)律师在婚姻家庭法律服务中的作用
1、婚前婚内财产见证服务;
(1)对当事人的分居协议进行见证;
(2)对婚前、婚内财产协议进行见证;
(3)对赠与行为进行见证;
(4)对当事人要求的其他法律行为进行见证。
2、婚内财产的见证服务;
3、协议离婚居间谈判服务;
4、离婚案件法律咨询服务;
5、离婚诉讼案件代理服务;
6、离婚法律文书起草服务;
7、涉外离婚案件代理服务;
8、重婚刑事案件的防范;
9、将离婚对企业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继承法律风险防范服务
1、指定遗赠、遗嘱进行见证;
2、对赠与行为进行见证;
3、对当事人要求的其他法律行为进行见证;
4、最优化继承的方案设计。
四、家庭婚姻法律风险的系统防范
(一)“婚外情”法律风险的防范;
1、“包二奶”的法律风险防范;
2、“一夜情”法律风险防范;
3、“一夫多妻”的法律风险防范;
4、其他。
(二)家庭继承法律风险防范;
1、离婚法律风险防范;
2、企业经营权继承法律风险防范;
3、财产继承;
4、其他问题。
五、实战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六、律师忠告
“男人有钱就变坏”已经流行很多年了,事实上作为“有钱人“的企业家坏不坏,律师并没有发言权;但从法律上,怎样防止企业家有钱就变坏(包括家庭的“变坏”与事业“变坏”),律师因职业原因有他独到的防范措施与技巧。
第八章 民营企业家的“原罪”风险防范
一、“原罪”给民营企业家带来的法律风险
1、刑事法律风险;
2、民事法律风险;
3、行政法律风险;
4、其他风险。
二、“原罪”的历史根源与现实根源
1、“原罪”历史渊源;
2、“原罪”的现实根源;
3、“原罪”的问题的表现;
4、从法律上分析民营企业的“原罪”问题。
三、民企“原罪”风险的有效防范
1、民企“原罪”问题的现实法律对策;
2、“原罪”性刑事风险的有效防范;
3、“原罪”性民事风险的有效防范;
4、“原罪”性的行政风险防范;
5、中国民企“见光死”的有效防范。
四、实战案例
案例一:“中国民告官第一案”;
案例二:
案例三:
五、律师忠告
中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因此,它注定了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承担了太多的“原罪”和必然要承受太多的灾难。在法律上,毫无疑问律师是你最“贴心”的“总参谋”。
第九章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与法律风险防范
一、背景问题: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快速发展
二、对外投资常见的法律风险
三、对外投资的法律风险防范
四、实战案例
案例一:
TCL欧洲并购案件
按照李东生的说法,当初TCL把并购“汤姆逊”当成一块硬骨头来啃,聘请了国际性的专业机构,所以遗留下的问题少,但在并购“阿尔卡特”时则认为很简单,因此就自己设计了收购方案,结果省了几百万咨询费,亏了几十个亿!
案例二:中海油并购案
案例三:
第十章 现代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首选“盾牌”
一、中国传统顾问制度的弊端
二、现代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巨大优势
后记
企业家,如何与律师实现双赢?
一、律师应当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法律服务
二、企业家,应当具有现代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重视律师的积极作用
三、律师的服务应当与企业的管理有效地结合
四、企业家应当给律师足够的施展空间
五、企业家与律师携手合作,共同把企业做大做强,建设中国式的百年大企业
企业家,应当在律师的鼎力协助下,把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企业走向世界,走向世界五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