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推进汽车业兼并重组的背景下,同处安徽的奇瑞汽车与江淮汽车重组一事日趋明朗化。随着奇瑞和江淮高层先后公开谈论这一事件“大安汽”的重组之势已不可逆转。
对于外界最为关注的重组方式,消息人士透露,双方可能通过成立“大安汽”进行合作重组,奇瑞和江淮还将相互持股。但为了在重组中抢得更多话语权和谈判筹码,奇瑞与江淮正在明争暗斗。与此相关的是,由于双方对重组时间节点上的倾向不同,这可能成为最大变数。
官方说法认可重组是发展方向
自今年5月12日《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炉以来,关于奇瑞与江淮重组的传闻不断。6月2日,江淮汽车还煞有介事地发布过一则“澄而不清”的公告,默认了安徽省政府正在推进重组事宜。日前,此前一直对此事有所回避的双方企业高层,还分别发表了观点。
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左延安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江淮汽车举双手赞成重组,江淮是重组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只不过这种重组要遵循市场规律,政府要积极引导。7月17日,奇瑞总经理助理兼新闻发言人金弋波亦首度回应称,两个同处安徽的企业都有很强的实力,强强联手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对于振兴安徽省汽车工业也有积极意义。
两名高层的表态,让奇瑞与江淮重组事件变得明朗。两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安徽省,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双方企业基本认可重组是发展方向。另外,两家企业都是自主品牌,没有与外资组建合资公司,在生产、研发以及销售渠道的整合方面,也并不复杂。
不可能出现“谁吃掉谁”的情况
目前最受业界关注的是重组方案问题,即双方将以何种方式重组。尽管奇瑞知名度远高于江淮,但实际上双方实力旗鼓相当:2008年,奇瑞汽车的销售收入为187亿元,而江淮汽车的销售收入为183亿元,同时旗下有两家上市公司。双方相差无几的实力和完全不同的体制文化,决定了这种重组不可能出现“谁吃掉谁”的情况。
据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双方重组最可能按照左延安之前提出过的“合作重组”思路进行。安徽省政府预计将成立一个大型控股集团(即“大安汽”),奇瑞和江淮都会被纳入其中,不过两家企业保持独立运营;同时,为了能在技术、人才、研发、采购、销售上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奇瑞与江淮还会相互持股。
江淮以“大乘用车战略”争取主动
一旦重组方式敲定,“大安汽”的成立就将进入实施阶段。日前有乐观分析认为,预计年底就将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出台。不过,这种说法可能没有考虑到奇瑞和江淮在重组时间上的不同诉求。奇瑞和江淮都在发展之中,不同的时间节点选取,会对公司资产估值产生影响。
目前江淮汽车倾向于将重组时间推后,因为江淮正处于从商用车向乘用车的战略转型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江淮的估值会高出很多。
今年上半年,江淮实现销售15.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尤其是江淮年初实施“大乘用车战略”以来,乘用车销量快速增长,上半年增幅已经达到了66.4%。江淮B级新车和悦和A O级新车悦悦都将在下半年投放,为此,江淮已规划了明年乘用车销售25万辆、集团销量超过45万辆的跨越式发展计划。这意味着一旦江淮明年实现45万辆目标,简单以销售收入来计算,其估值最多可上涨50%!
奇瑞做大市值增加谈判筹码
反观奇瑞汽车,尽管其目前仍为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但近年来已经陷入了增长乏力之中。2008年奇瑞全年销量仅为35 .6万辆,与2007年相比下滑了6.6%,离原定的48万辆目标更是相差甚远。今年上半年,奇瑞累计销量为21.1万辆,同比增幅仅为1.54%,同期乘用车市场整体增幅为25.62%。
为在未来重组中改变被动局面,奇瑞汽车已通过引进外部投资者做高市值。6月3日,奇瑞正式向华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出售了20%股权,引入资金29亿元。7月21日,奇瑞对外宣布,公司已经重启A股IPO计划。知情人士透露,奇瑞希望通过上市募集到更多资金,以在与江淮的交叉持股谈判中,获得更大话语权。IPO是迅速做大市值的捷径,这意味着奇瑞更倾向于在其IPO计划获批后再进行重组,以免在与拥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的江淮争夺时“吃亏”。
“重组是行业大趋势,但应该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两个主机厂的意见。”江淮汽车副总经理戴茂芳上周在谈到重组时强调。按照这种说法,基于奇瑞与江淮在重组时间选择上的不同倾向,具体时间节点选择将成为重组进程新的变数。
相关报道
政府力推下的重组行为
对于奇瑞与江淮的重组打算,很多人并不陌生。自2002年以来,这一话题多次被提出来。奇瑞和江淮同处安徽,都是国有企业,而且双方业务互补性很强:奇瑞长于轿车领域,是自主品牌轿车的代表性品牌之一;江淮则以商用车为主要业务,双方的重组被视为顺理成章之举。但7年来,由于江淮与奇瑞在企业历史、体制和文化上的极大差异,造成任何试图整合两大车企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当时针指向2009年,情况则有了不同。今年3月份,国务院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鼓励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并划定了“四大四小”的格局。根据《规划》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安徽省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方案,力推奇瑞、江汽、华菱、昌河、扬子、全柴等汽车企业按市场原则在省内进行联合重组,力争形成一个产能百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
奇瑞与江淮的重组再次被推上了前台,并日趋明朗。传闻甚嚣尘上之际,江淮汽车6月2日还煞有介事发布了一则“澄清公告”,称:公司暂无与奇瑞汽车重组方案;但鉴于公司及控股股东均为国有控股企业,目前尚无法预知未来三个月是否会发生相关重组行为。这则澄而不清的公告,相当于公开了重组事宜。
近日,江淮汽车与奇瑞汽车高层相继公开谈论重组事宜,更表明重组之势已经不可逆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