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勇在线--上海律师网,提供在线法律咨询:无偿乘车受伤,公司是否赔偿?
法律咨询
企业顾问
律师团队
来访线路
网站创始人[首席律师]
QQ咨询
微信咨询
   刘海勇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上海知名专业交通事故律师,擅长办理疑难复杂交通事故案件,对交通事故认定,交通事故赔偿项目,最新计算标准,伤残等级评定,调解诉讼,有着深入研究。刘海勇律师提供全程代理交通事故案件调解诉讼服务,含代写诉状,计算赔偿金额等配套法律服务。律师咨询电话:15721281731, 办公地址:上海静安万航渡路889号889广场2702室昊程昊(上海)律师事务所。
成功案例|推荐文章
[维权指南] 交通费如何计算
[交通事故案例] 户口不同赔偿金额悬殊
[交通事故案例] 我内首例“保险官司”
[交通事故常识] 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详解
首页 -> 交通事故专栏 -> 交通事故案例
无偿乘车受伤,公司是否赔偿?
日期:2009-7-27   阅读:2702
   【基本案情】2003年12月20日,甲公司司机王某因公驾驶本公司车辆去赣州拉货,该公司职工吴某在王某默许下随车办私事。当天下午4时许,王某驾车发生事故,致使吴某及随车的本公司职工多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吴某共住院63天,甲公司垫支医疗费3万余元。期间,交警部门认定王某违章驾驶,应负全责。吴某出院后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除支付医疗费外,另赔偿其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等共计9余万元。
    【分歧意见】此案应如何处理,存在三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司机王某承担赔偿责任,甲公司不承担责任。首先,吴某无偿搭乘王某驾驶的车辆,作为车辆所有人,甲公司既不知情,更没经其同意或授权。王某默许吴某搭车,完全是其个人行为,而不是职务行为,甲公司和吴某发生的交通事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甲公司无法预知和控制事故的发生。而实际上吴某和司机王某之间却形成了一种合同关系,吴某搭乘王某驾驶的车辆属要约行为,司机王某默许并让吴某免费搭乘,是一种承诺。只是在履行这个合同的过程中发生了意外,根据交警部门事故责任认定,司机王某负全责,那么,王某理应赔偿吴某的损失。
    第二种意见认为,甲公司承担部分赔偿责任。吴某因私出差,在司机王某默许下,与本公司职工一起搭乘本单位车辆,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由于司机王某对事故负全责,故司机王某与吴某之间形成了两种法律关系:一是违约关系(王某未按要求将吴某安全送达目的地);二是侵权关系(王某的违章驾驶侵犯了吴某的人身权益)。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即一旦出现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受害方有权自主选择救济方式。但是,如果侵权造成他人人身伤亡和精神损害的,当事人之间即使存在合同关系,也应按侵权责任处理。因为合同责任并不能对受害人所造成的人身伤害、精神损害进行充分补救。因此,此案吴某只能提起侵权之诉。同时,由于王某系因公出差的职务行为,根据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九条之规定:“无偿乘坐他人车辆,在无偿搭乘他人车辆期间,因交通事故受到损害,如能证明其搭乘经车辆驾驶员或车辆所有人同意,应比照客运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乘客遭受损害的情形酌情处理。”第三十七条规定:“客运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乘客遭受损害,如果乘客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没有过错,乘客可以起诉承运人,要求进行赔偿。承运人在赔偿了乘客的损失之后,如认为有必要,可以侵权损害赔偿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赔偿责任。”由此,甲公司与吴某便形成两种法律关系:一是交通事故侵权法律关系;二是职工享受非因工伤劳动保险关系。因此,吴某以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提起诉讼并无不当。但是,在赔偿数额上,吴某并不能享受全额的赔偿,而应“比照客运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乘客遭受损害的情形酌情处理”。而目前各地客观现实是:工伤待遇要远远低于交通事故赔偿数额。鉴于此案的特殊性,吴某的赔偿数额或比例原则上不应超过与其一同乘车因公受伤人员的工伤待遇。即吴某只能享受部分赔偿(否则同一单位人员,同乘一车,一同发生事故,因公受伤的救济还低于办私事的人员,于情于理均说不过去)。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法律的价值取向和公平、公正原则。
    第三种意见认为,甲公司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江西省高级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有关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驾驶员在执行职务中发生交通事故,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由驾驶员的所在单位或机动车所有人承担赔偿责任,单位或所有人赔偿后,可向驾驶员追偿部分或全部费用。这个规定的本身就是为了充分而全面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使受害人的损失获得最大限度的赔偿,而本案的司机王某系职务行为,又在该事故中负全责,甲公司作为王某的所在单位理应对王某的行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当然,甲公司在对吴某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后,可依法向司机王某追偿。可见,吴某的损害所应获得的赔偿,不能因为与其同乘一车的因公出差的公司职工而受到任何影响。而实际上,由于交通事故而引起的伤亡保险待遇,并不低于交通事故赔偿的标准,因为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动保护方面规定的精神,因交通事故赔偿给付的死亡补偿费或残疾生活补助费低于工伤保险的一次性死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由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补足差额部分。由于交通肇事者逃逸或其他原因,受伤害职工不能获得交通事故赔偿的,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按照本办法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由此可见,职工因交通事故受到伤害引起的工伤保险待遇并不低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标准。吴某起诉应获得的赔偿不能因其他任何原因而打折扣,否则就有悖于立法精神和规定。
    综上所述,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
收藏此信息】   在线咨询   【关闭窗口
上海律师
搜狗网
谷歌
360搜索
有道搜索
上海律师网

|MORE>> 欢迎各类优秀网站交换友情链接!

本站首页 | 来访路线| 关于本站 | 后台管理 | 法律咨询
咨询热线:15721281731 微信公众号:上海律师法律咨询 地 址:上海市静安区万航渡路889号8889广场2702-2703A
声明:本网站属于公益性网站,若有不当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予以纠正! 

 微信公众号:上海律师法律咨询  沪ICP备17020621号